当前位置:首页>最新动态>关注聆听,心声共鸣
公司新闻
关注聆听,心声共鸣
来源:中山市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20日

“爱是看不见的语言,爱是摸不到的感觉,爱是我们小小的心愿……”在如火的炎夏,东区博爱行动分队爱心铃小队的义工带着慰问礼品来到爱心铃老年用户吴伯伯的家里。

独居的吴伯伯今年74岁,早几年因病失聪,导致日常交流不便,故平日里很少出门与人接触。见到义工来探访,老人显得非常开心,刚进屋就热情地领着义工们参观了他的书房、卧室、阳台。虽然吴伯伯在听力上受限,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到他与义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吴伯伯打手势表示他会写字,于是义工们拿出笔和纸,和老人用写字沟通。吴伯伯和义工们聊生活,聊家常,聊他精心养殖的盆栽,聊他对书法的见解……此间笑声不绝于耳,心与心的交流让彼此的距离拉近,也让小小的房子在这样的午后,温馨又快乐。

在某些邻居的眼中,认为吴伯伯是个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的人。但通过近一个小时的笔聊,义工们了解到,吴伯伯其实是一个十分热忱的人,他内心渴望与别人交流,但由于听力受阻,他听不见别人的喜怒哀乐,不知道怎样融入别人的话题中,即使有助听器,人声依然模糊难辨,这让他渐渐减少与人交流。其实,像吴伯伯这样的失聪老人,他们的交流群体非常狭窄,甚至严重缺乏。他们的世界很安静,也很孤寂,渴望交流却又无从交流。久而久之,老人就失去社交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逐渐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而这样的一个群体,正是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了解,并为他们创造一些沟通交流的渠道,让他们能够再次融入社会。

在随后的交流中,义工们发现吴伯伯的爱心铃终端设备并没有装在固话上,一问之下才得知,原来老人是担心爱心铃一直插着电源会很浪费电,于是便把爱心铃收藏在铁盒里。然而这样却无法发挥爱心铃的作用,尤其是紧急救助功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老人按下爱心铃设备上的红色键接通服务中心,话务员10秒内响应并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向城市救援机构如120110119等,同时通知用户的紧急联系人,使老人得到及时、迅速的救助。但前提是必须保证爱心铃处于通电状态,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来。经过义工们耐心的解说,吴伯伯和义工一起重新把爱心铃装上。“其实,爱心铃全天用电才4分钱,老人无需担心用电量的问题。”其中一名义工说,“我们爱心铃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使用引导,希望通过不断提高现有的咨询服务质量,让更多的老人正确地使用爱心铃,让爱心铃切切实实的发挥作用。”

每一次的探访都会有所触动,爱心铃将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更多的老人群体,如残障、疾病、孤寡、空巢等类型的老人带来更多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地让他们感受到爱,关注他们,聆听他们,让他们享受一个幸福的晚年。

 

义工在厨房里了解伯伯平日的生活。

 

在义工的解释下,伯伯了解到爱心铃的重要性,并把爱心铃拿出来重新装上。

 

伯伯兴奋地给义工介绍阳台的盆栽。

 

义工与伯伯(中)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