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游玉华 通讯员/程倩敏)今年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全观友提交提案,建议政府扶持“颐老一键通”拓展“绿键”服务功能,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家庭就业岗位,扩大残疾人、低保户及40、50人群就业规模。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该提案被相关部门采纳。中山的“颐老一键通”未来除了可帮助困难家庭就业外,还计划引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增加定位功能。
项目将增就业岗位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颐老一键通”项目已连续3年被列为中山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自2010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采取聘用残疾人,推动成立“驻村服务队”等形式,把“养老、助残、扶贫”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山老年人居家安全养老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至去年底总用户有3.1万多户,累计接听紧急呼叫3.5万多个,聘用残疾人25名,部分镇区已逐步成立以40、50人群、低保家庭为主的“驻村服务队”。
今年起,该项目的工作重点从过去在数量上的发展转向提升“绿键”居家服务质量。希望在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着重发展居家养老的家庭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今年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全观友提出了提案,建议政府扶持“颐老一键通”拓展“绿键”服务功能,在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家庭就业岗位。对此,市民政局表示认同。该局认为,目前“颐老一键通”虽然提供了25个家庭就业岗位,但对于全市5千多户低保家庭、9万残疾人以及10万以上的40、50人群而言却是微不足道的。
该局负责人表示,家庭就业仅依靠“颐老一键通”一个项目远远不够,必须寻求更多的服务来源才能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下阶段,中山计划推动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由项目承接部分合适的政府外包服务,逐步满足增加家庭就业岗位所需的业务量。例如承接政府部门的咨询、投诉等市民热线服务,增加残疾人、“40、50”人群、低保家庭就业机会。
计划先在城区实施
除了可帮扶贫困家庭就业外,“颐老一键通”的功能还在不断扩展中。目前市民政局透露的一个发展思路是,引入卫星定位功能。
据介绍,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按照市政府建设“北斗中山”的要求,计划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引入“颐老一键通”项目当中,构建北斗居家养老服务导航系统,从老年人的居住位置到外出所在地点实现精确定位,从而大大缩短提供服务所需时间,尤其在突发事件上的处理时间。
目前,市慈善总会已拿出初步实施方案,计划先在城区实施,未来再扩展到全市所有安装“颐老一键通”和“慈善爱心铃”的老年人。
记者了解到,市政府已初步同意利用财政资金对这一项目进行支持。一旦该方案顺利实施,“颐老一键通”将在技术上实现跨越性的突破,使中山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技术含量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相关
“颐老一键通”项目仍亏损
据市民政局介绍,今年中山“颐老一键通”的工作重点,是从过去在数量上的发展,转向提升“绿键”居家服务质量。
不过记者了解到,“绿键”服务涵盖面很广,各个年龄层次的老年人需求重点不同。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占比较多,对价格非常敏感,需要更多地能提供免费、低偿项目。根据“绿键”服务对服务商的要求,提供到达家庭的商品或服务不能高于市场价,这里面包括上门的费用。
而据初步统计,城区内上门的综合平均成本在5元以上,对于大宗商品或服务,这种成本或可忽略,但对于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而言,每次费用仅几十元甚至几元,服务商是亏本的。因此,服务商的积极性不高,而服务商不足或积极性不高就难以提供优质服务。
另一方面,“绿键”服务的拓展与老年人消费习惯也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服务或产品质量的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让老年人认知、认同并使用该服务。因此,需针对老年人聚集地,如社区、住宅小区,以公益广告宣传形式进行宣传,定期由社区提供合适的场地进行“绿键”现场活动,也是非常有效的服务推广、体验方式。
民政局表示,考虑到“颐老一键通”项目的收费相对周边城市是最低的,目前仍处于亏损阶段,难以投入更多的财力开展这项工作。下阶段计划通过政府出资、慈善机构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扶持该服务的发展,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热线服务,推动颐老一键通项目向社区服务延伸。
■名词解释
“颐老一键通”有绿色和红色两个按键。按下绿色按键,会有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当红色按键被按下时,表示可能有危急情况,整个信息平台全面报警,优先接听。中山今年将力推的就是“绿键”服务。
电话:0760-88888823, 地址:中山市政府第三办公区七楼(服务地址: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上坡头路11号濠东花园濠东翠苑4区1栋) |
备案号:粤ICP备16030393号 |